日期:2025/06/13 15:06 來源:平涼日報
字號:[大][中][小]
近年來,平涼市莊浪縣統籌線上線下資源,聚焦居民與網民群體,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,以“提振精氣神、培育好風尚、凝聚正能量”為目標,打出理論宣講、網絡文明、文明創(chuàng)建、宣傳引導、志愿服務“組合拳”,全方位推進文明培育、文明實踐與文明創(chuàng)建工作,持續(xù)提升公民文明素養(yǎng)和社會文明程度。
在紫荊社區(qū)的小廣場上,十幾把小板凳圍成一圈,“紅馬甲”宣講員正用方言講述移風易俗故事,這樣的“板凳課堂”已成為莊浪縣理論宣講的品牌項目。
莊浪縣創(chuàng)新開展“理響莊浪·奮進新征程”宣講活動,精心打造“小板凳”“紅馬甲”等特色宣講品牌,涌現出一批理論宣講典型案例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以“內容精準化、陣地全面化、形式多元化”為有力抓手,不斷創(chuàng)新宣講方式、拓展宣講陣地。將宣講課堂搬到街頭巷尾、田間地頭、居民庭院、廣場角落,通過“板凳課堂”“庭院懇談”等接地氣的形式,開展文明理念傳播、道德講堂、移風易俗等宣講活動300余場(次)。同時,高度重視理論宣講人才隊伍建設,建立理論宣講人才庫,將全縣優(yōu)秀宣講人才納入統一管理。
“這個短視頻里的孝親故事讓我特別感動。”水洛鎮(zhèn)村民王秀花指著手機里的“文明聚焦”專欄說。莊浪縣著力推進網絡文明建設,全縣網絡空間主旋律高昂、正能量充沛,建設成效顯著。
在網絡文化培育上,莊浪縣堅持以優(yōu)質內容滋養(yǎng)網民精神世界,運用鮮活視角、生動語言和新穎傳播方式,開設“移風易俗鄉(xiāng)村談”“文明聚焦”等專題專欄,推動網絡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組織開展“勞動模范”“道德模范”“好網民”等先進典型事跡展播80余期,閱讀量達60萬人(次),1人入圍“中國青年好網民”,1人獲評“甘肅好網民”,5人獲評“平涼好網民”,9名正能量自媒體人獲表彰,崇德向善的網絡環(huán)境日益濃厚。此外,深入開展“清朗”系列專項行動,整治網絡亂象,規(guī)范傳播秩序,引導網民文明理性上網。
在莊浪縣的鄉(xiāng)村文化墻上,隨處可見的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婦”“最美家庭”榜格外醒目。為了營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風氣,莊浪縣實施了時代新人培育工程,廣泛開展“凡人善舉登記簿”“好媳婦好婆婆”評選,共選出“好婆婆”236人、“好媳婦”218人、“星級文明戶”433戶,建成118家巾幗家美積分超市,取得了豐碩成果?!?/p>
近年來,莊浪縣堅持以城帶鄉(xiāng)、以點帶面推進文明創(chuàng)建工作。2023年度,全縣共表彰命名縣級文明集體(單位、村鎮(zhèn)、校園)142個,推薦申報市級文明集體39個,文明創(chuàng)建覆蓋面進一步擴大。打造44個文明實踐特色陣地,培育52個示范所、站、社區(qū),縣消防救援大隊瞿飛愛心公益類工作室被命名為第三批“甘肅好人”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。制定100余項志愿服務“菜單”,采用“五單”工作法,深化“張曉麗調解室”“四點半課堂”等品牌項目,開展活動3700余場(次),接單1300余單。
在莊浪縣城的街道、廣場上,“好人街”“好人墻”的展板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。莊浪縣深入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“人知人曉”工程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,將道德模范事跡、傳統孝德文化、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鄉(xiāng)村文化廣場文化墻、主街道宣傳欄。打造“好人街”“好人墻”8處,布設景觀宣傳牌、文化墻、文化長廊863處,設置景觀小品126個,建成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6個、公園2個、街巷(社區(qū)、小區(qū))83個,營造出文明向善的濃厚氛圍。
莊浪縣岳堡鎮(zhèn)崔家村鄉(xiāng)村文化長廊。莊浪縣委宣傳部 蘇凱 攝
此外,全縣301個村(社區(qū))完善“一約四會”制度,開展移風易俗宣傳600多場(次),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。
縣委黨校志愿者采用“案例+故事”形式開展黨的理論政策宣講23場(次);春耕時節(jié),縣農技中心、縣果業(yè)站志愿者以“服務+送技術”模式,將科技知識送到田間地頭;縣衛(wèi)健系統的義診隊開展“志愿服務+義診”活動,為群眾送健康;縣公安局、縣司法局、縣婦聯等單位通過“宣講+法律”形式,用案例講解法律知識,解答群眾法律問題……全縣各部門以“志愿服務+”模式開展活動,做活“志愿服務”文章,精準對接群眾需求,讓志愿服務既有溫度又有實效。
如今,從城市社區(qū)到偏遠山村,從“云端”到田間,莊浪縣正通過打好“組合拳”,繪就了一幅城鄉(xiāng)文明新畫卷。